English

“文化名门世家丛书”序

2000-03-2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黄兴涛 我有话说

每当我们由陈寅恪而追念陈三立、陈宝箴,由俞平伯而溯至俞陛云、俞樾,或由梁启超而谈到梁思成、梁思永时,心中总会不期而然地涌起一种文化幽情。在他们背后,不仅有“家”的含义,有学术文化“底蕴”,而且存在着杰出的学者、文化人个体与家族群体和时代文化关联着的历史。于是,一个概念在我们心中形成,即“文化名门世家”。

与那些政治上的豪门和经济上的大族不同,“文化名门世家”的崛起、发展,虽与社会政治往往有程度不同的关系,但却主要以其在文化学术方面的活动、成就、特色或影响而卓然自立、名家辈出、享誉后世。简言之,它们主要靠文化学术事业而传世,而非赖政治和经济影响而立名。

中国是一个深受家族制度影响的国度,名门望族与社会、政治和文化的关系,一直为史家所看重。但相对于政治史上的豪门和商业史上的巨族而言,对于文化学术方面的名门世家,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文化名门世家有意识地进行整体把握和专题研讨,给以关注,加以凸显,则似乎还很显不足。说它尚属一块亟待开垦的文化史领地,大概并不为过。

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上,文化学术方面的世家名门可谓屡见不鲜。如东汉著名史学世家班氏(班彪、班固、班昭)家族,宋代著名文学世家苏氏(苏洵、苏东坡、苏辙)家族,明清之际的学术世家万氏(万泰、万斯同、万经)家族,清代朴学世家王氏(王安国、王念孙、王引之)家族等等,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它们在中国古代辉煌的文化学术史上闪耀着别样的光辉,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风景。陈寅恪先生在其中古史研究中,就曾强调指出:“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”(《金明馆丛稿初编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29页),这对我们认识名门世家与中国文化史的关系,不乏启发意义。

事实上,抉取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学术名门进行专门考察,除了能更好地认识那些成就非凡的文化名人、他们的文化贡献及其所涉及的文化领域之外,还能有助于了解其所处时代的学术风气和文化时尚。因为他们人非一人,代非一代,彼此既相互影响,所涉文化范围又较广,时间跨度也较长。以明末清初为例。考察此期学术思潮、社会心理和士林风气的演变,浙江?县万氏家族就是一个极佳的个案。文人学者万泰,他的八个儿子即“万氏八龙”(史学家万斯同,经学家万斯大、万斯祯,诗人和书法家万斯备等),孙子万言、万经等,都是当时很有成就的学者和文化人。通过整体透视他们的文化学术生涯,对于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心态及其在文化学术上的投影,对于经世致用学风的兴起乃至以后乾嘉考据学的形成等现象,都将会有更加真切、生动和具体的了解,特别是对它们彼此之间复杂联系的认识。遗憾的是,我们至今仍然见不到有关这一方面的专题著作。

如果我们将视野转移到晚清以来的文化界,同样会发现,在一个个熟悉的、响亮的名字背后,往往也存在着值得重视的家族文化纽带。这种背景就像一根根银线,把一个个耀眼的文化明星和学术巨子们贯穿起来。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那几家之外,像建德周氏(周叔迦、周一良和周绍良),无锡二钱氏(钱穆、钱三强;钱基博、钱钟书),以及刘师培家族,张东荪、张尔田家族,叶恭绰、叶公超家族等等,都无不是群星闪耀、学术文化底蕴深厚的世家名门。一百多年以来,中国由清朝而民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,在向世界开放和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中,经历了亘古未有之巨变,因此这一时期每一个世家名门家庭关系的演化,家风门风的形成、传递,乃至每个成员文化学术道路的选择等,便自然打上时代的烙印,凝聚着不同于往古的更加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历史内涵。

由于历史的原因,清末民初以来的学术文化,经历着从传统的家学渊源、私家授徒到现代学校教育和学术传承的转换;经历着从读书做官、科举入仕的传统士大夫学人到现代职业学者和新型文化人(如记者、作家、编辑、出版家等)的转换;经历着从旧式文化学养和学术视野到融合中外、学贯中西的转换,以及一系列人生、社会和学术价值观念的转换。这些转换在各个名门世家里是如何实现的?他们形成或受到过何种独特的家族传统或文化精神的影响,这些家族传统和文化精神对于近代以来的文化发展,又具有怎样的意义?诸如此类,都是引人深思、值得探究的问题。

我们欣赏梁启超家族文化学人的达观进取、博采创新的风范;也为义宁陈家诸大师的忧郁而凝重、精深而固执的气质所吸引。这里的确是一片丰富多彩的世界。具体考察这个世界里的各个文化名门世家,无异于为透视和了解近代以来的学术文化发展,寻找到一个个有趣的窗口。透过这些窗口,人们可以领略文化名人与学术巨子的人生风采、文化品格、学术追求和治学方法,可以增进有关文化史和学术史的历史知识,可以总结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,乃至获取关于家庭教育的有益启示。因此,“近代以来的文化名门世家”又可能是一个具有广泛阅读面的雅俗共赏的题目。当然,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课题本身的涵量,它究竟能“现化”到何种程度,尚取决于耕耘者们的“开掘”水平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